◎徐潇潇 记者 张欣然

  时隔三年,浮息债再度现身信用债市场。

  8月28日,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临港集团”)成功发行超长期限浮息信用债。

  近几年,境内信用债市场上,浮息债发行持续处于空白期。而整个债券市场的浮息债发行规模也在大幅下降并逐年递减。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近期信用债市场大幅回调,收益率水平呈上升趋势,浮息债的优势又重新回到发行人的视野。未来,浮息债在风险管理和助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上有着巨大空间。

浮息债重现信用债市场  第1张

  国内首单超长期限浮息债发行

  8月28日,临港集团发布公告称,成功发行国内首单超长期限浮息中期票据“24临港经济MTN003”,期限20年,发行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本期中期票据采用浮动利率形式,票面利率为“基准利率”±“基本利差”,首期票面利率2.66%。

  据了解,该笔债券的基准利率为5年期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10日均值,每5年调整一次。而本次发行以5年期国债收益率簿记日前10日的均值1.88%为基准利率,发行结果为基准利率加点0.78个百分点。

  临港集团公告称,此次发行的浮息债通过“长期限+短久期”的组合方式,通过创新性的浮动利率结构设计,以债券利率锚定国债收益率的方式,在发行时锁定基本利差,通过债券存续期间的利率重置动作,使得债券利率随挂钩利率同步变动,并通过科学的重置频率设置,有效地降低了债券久期,帮助投资人更好地管理市场利率波动风险和久期风险。

  此次发行是2021年8月以来境内信用债市场首次发行的浮息债。这意味着,浮息债在经历一段空白期后,重新回到了市场。

  浙商银行FICC部门表示,浮息债以面值略高于或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票面利率为“基准利率+固定利差”,基准利率一般与某个经济利率挂钩(如LIBOR、定期存款利率、LPR等),在每个计息期初时进行调整,而固定利差则在发行时确定,存续期内保持不变。

  低利率趋势降低性价比

  近三年,债券市场浮息债的发行规模大幅下降并逐年递减。截至7月末,今年的发行规模仅为953亿元,且主要以政金债为主。

  市场人士认为,浮息债拥有浮动利率的天然优势,在低利率环境下可能为企业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波动或利率上升的情况下,也有增加企业债务负担的风险。

  浙商银行FICC部门就认为,近年整体浮息债发行规模的回落或与利率持续下行有关,2022年中债国债平均10年期到期收益率为2.77%,为2002年至2022年最低值,2023年至2024年债券收益率又进一步下行,绝对票面利率处于低位,导致浮息债相比固息债的性价比降低。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表示,浮息债的票息通常与LPR或SHIBOR挂钩,浮息债在市场利率上升时会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回报,而利率下降时则可减少发行人的利息支出。前几年由于市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浮息债受投资者欢迎程度不高,并且由于发债主体发行动力不强,发行规模也呈下降态势。

  “另外,当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时,固收产品提供了可预测的收益和现金流。较之浮息债,投资者可能对固定利率债券会有更强的偏好。”上述人士说。

  近期信用债市场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固息债推迟与取消发行的债券数量边际增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发行人此时降低融资成本诉求较高,浮息债能更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这或许是临港集团发行本期浮息债的主要原因。

浮息债重现信用债市场  第2张

  双向便利发行人和投资者

  浮息债在债券市场中虽然占比相对较低,但在对冲利率风险、对冲通胀风险、开展久期管理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债券市场的重要补充。

  对发行人而言,浮息债可以在经济周期的变化中调节发行人的偿债压力。浙商银行研报认为,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下行,发行浮息债券可以支付更少的利息,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此外在久期方面,浮息债的久期与基准利率重置周期相关度较高。

  “浮息债与固息债相比具有短久期的优势,可以看作是久期更短的一连串自动续期的短期融资券,但相比短期融资券,浮息债又节省了多次发行产生的发行费用、手续费等摩擦成本,也可以理解为降低了融资成本。”浙商银行研报称。

  对投资者而言,浮息债是利率上升时期具备防御性的券种。浙商银行研报称,当预计市场利率上行时,购买浮息债券,可以通过获取更高票面利率来对冲市场利率变化对投资回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