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陈茂利 北京报道

多家跨国车企发布财报:放缓 “电动化”步伐  打响“稳利润”战役 第1张

  近期,奥迪集团、Stellantis集团、现代汽车、通用汽车等多家跨国车企陆续公布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财报发现,2024年上半年,奥迪集团、Stellantis集团等多家跨国车企出现“营收利润双降”的情况。多家跨国车企由于营业利润下滑,以及区域市场对电动汽车需求下滑,作出放缓电动化步伐的决策。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汽车市场供给充足,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单车销售价格下滑和促销力度加大对跨国车企盈利造成一定压力。”

  崔东树强调:“2023年上半年汽车市场整体盈利水平高于其他年份,也是造成2024年跨国车企盈利出现同比下滑的一大原因。”

  “全球市场上,电动化正面临来自运营成本增加、购买补贴减少、‘价格战’越来越激烈的‘逆风’。”前罗兰贝格资深项目经理陆盛赟向记者指出,“在此大环境下,一些跨国车企开始放缓电动化节奏。”

  多家跨国车企营收利润双降

  2024年上半年,多家跨国车企在维持利润方面面临着挑战。

  日前,奥迪集团发布财报,2024年上半年,奥迪集团收入为309.39亿欧元;营业利润19.82亿欧元,同比下降42%;净现金流11.3亿欧元,同比下降39.9%。

  “由于批发量下降以及供应限制对产品组合造成影响,公司上半年营收被拖累。而报告期内V6和V8发动机的供应限制、严峻的市场形势以及新产品的升级带来的成本提升则导致利润承压。”奥迪集团方面表示。

  实际上,奥迪集团在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的销量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利润。今年上半年,面对中国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奥迪品牌跟进降价,这压缩了其利润空间。

  今年上半年,奥迪集团交付量为83.3万辆,同比下降8.2%。对于全年,奥迪集团持积极预期。奥迪首席执行官高德诺(Gernot D llner)称:“随着新车上市,我们的交付量和营收将因此改善。”

  2024年,奥迪集团预计交付170万—190万辆,营收预计630亿—680亿欧元,营业利润率6%—8%。

  “我们不能拥有不赚钱的品牌”。 在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商Stellantis集团公布上半年的财报后,其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的发言被外界认为,亏损8200万欧元玛莎拉蒂或许将会被出售。

  Stellantis集团上半年净营收850.2亿欧元,同比下降14%,低于预期的870亿欧元。上半年净利润为56.5亿欧元,同比下降48%,低于预期的69.7亿欧元。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10%。

  对于上半年业绩下滑,该集团认为,主要是销量下滑以及产品组合减少、外汇以及重组成本等多重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记者关注到,Stellantis集团最主要的两大市场北美、欧洲利润下降明显。今年上半年,北美市场营业利润为43.66亿欧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80.27亿欧元,近乎腰斩;欧洲市场20.6亿欧元,下滑44.7%。

  现代汽车发布今年第二季度业绩,营业利润同比增长0.7%,为4.28万亿韩元,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上半年销售额则超越去年同期纪录,创下85.68万亿韩元的新高。不过,看似靓丽的财报并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该公司财报发布后,股价出现下滑。

  通用汽车近日于底特律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7.2%,达479.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此前的预测(455.1亿美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9.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3%。

  记者分解利润构成发现,北美市场是通用汽车目前最赚钱的市场,且权重已经达到了最高。皮卡以及SUV等燃油车在北美市场的畅销,以及电动汽车销售的改善,是公司整体业绩的推动力。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也没能扛住竞争加剧的影响,该公司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367.4亿欧元,同比下降3.9%;息税前利润为40.4亿欧元,同比下降19%。净利润为30.62亿欧元,同比下降16%。上半年的净利润下降20.5%。

  记者了解到,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下滑对奔驰的业绩产生影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乘用车部门销售额同比下降6%,其中电动汽车销售额下降了17%。

  此外,奔驰在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遇到增长调整。该公司表示,预计其入门级和核心车型将在中国面临激烈竞争。今年上半年,奔驰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的新车超过35.26万辆,与去年同期37.72万辆相比,小幅下滑。

  近日,福特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数据,营业收入478亿美元,同比增长6%;调整后息税前利润28亿美元;上半年总计55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5.8%,提高了2.7个百分点。

多家跨国车企发布财报:放缓 “电动化”步伐  打响“稳利润”战役 第2张

  侵蚀利润,电动化步伐放缓

  “亏钱”“看不到利润”让不少跨国车企作出放缓电动化的决策。

  近日,有媒体披露,沃尔沃将暂缓2030年完全实现品牌电动化的目标,转而研发混合动力汽车。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Jim Rowan在近日的季度投资者线上会议上表示:“(混合动力汽车)为我们尚未准备好转向完全电动化的客户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沃尔沃这种转变是基于对全球电动汽车需求的不同、美国关键市场的不确定性回应。”陆盛赟表示。

  奔驰也推迟了其电动化进程。按照奔驰此前的规划,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50%。但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奔驰这一计划被推迟到2030年。

  奔驰CEO康林松坦言,该公司已经调整了先前设定的目标:不再计划在2030年前在主要市场全面转为电动汽车销售,背后的原因是奔驰的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未达到预期。

  据外媒报道,近日,通用汽车再次放出消息,放缓全电动汽车计划,进一步推迟第二家美国电动卡车工厂和别克品牌首款电动汽车的生产。此外,密歇根州电动卡车工厂的改造也推迟至 2026 年中期,这意味着通用汽车将无法实现到 2025 年在北美实现 100 万辆电动汽车产能的目标。

  通用汽车此举与电动汽车生产侵蚀了其利润有关。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保罗·雅各布森表示:“额外的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降低公司的盈利,因为它们的利润将低于通用汽车传统燃油车型的可变利润。”

  “跨国车企放缓电动化的步伐,主要原因是全球主要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不及预期。”陆盛赟表示。

  由于电动汽车的需求减弱,奔驰和Stellantis集团暂停了共同持股的凯泽斯劳滕电池厂的建设。Stellantis 集团选择联合中国车企零跑生产电动车型,推进电动化进程。

  有趣的是,在两家公司叫停电池厂建设前1个月,Stellantis集团与中国造车新势力零跑共同宣布,双方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正式落地。

  近日,唐唯实透露,零跑电动汽车将进入欧洲市场,第一批运往欧洲的零跑电动汽车正在从中国出发,船上有800辆汽车。“从 Stellantis 集团和零跑汽车双方的合作来讲,7月向欧洲发运零跑 C10 和 T03 车型具有里程碑意义。”

  陆盛赟强调,不同市场电动化发展程度不一样,面临挑战也不一样,“美国市场面临的不仅是宏观经济因素,更叠加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的完整性,以及潜在的地缘政治因素;而中国市场,电动汽车已经非常‘卷’,一些外资品牌表现不佳。欧洲市场正面临电车使用成本增长的挑战,电车使用成本正因激励措施逐步取消而变高。同时,电动汽车充电费和道路使用税的征收,也都推高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和拥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