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时期,鲁豫苏皖等地强降雨持续;陕甘等地地质条件脆弱,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突出;四川盆地降雨与前期高度重叠,次生灾害易发多发。与此同时,6月以来,新疆多地陆续发生暴雨、冰雹、洪水、高温等严重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频发之际,巨灾保险备受关注。一方面,灾害面前,巨灾保险发挥重要价值,提供灾后保障,承担救济资金价值;而另一方面,保障供给仍有较大缺口,亟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巨灾保险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巨灾风险保障,风险减量成为各方的重要突破方向之一。保险业也正在加大投入,并通过科技手段、巨灾模型等方式寻求积极发力,赋能风险关口前移。
巨灾保险制度持续探索:政、商发力,多地试点
灾害自然频发之下,保险正在发挥积极力量。
据金融监管总局日前披露的数据,截至7月11日12时,湖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保险机构累计接到报案9.5万件,估损(报损)金额32.1亿元,已赔付和预赔付金额超11亿元。
截至7月15日,重庆金融监管局辖内保险机构已接到相关理赔报案3954件,估损金额9846万元;已完成赔付1405件,理赔金额1196万元。其中巨灾保险完成赔付145件,农险完成赔付113件,房屋倒塌完成赔付16件。
我国巨灾风险具有“复杂、多发、集中”的特点,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侵袭,东北、西北、华北、西南等地不同程度面临的洪涝威胁等等。
建立多层次巨灾保障体系,完善多元风险分散机制成为应对关键。而其中,巨灾保险被寄予厚望。据了解,我国巨灾保险主要分为政策性巨灾保险和涵盖巨灾责任的商业性保险。
政策性巨灾保险方面,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的成立,推动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先试先行,各地基于地区经济、城乡分布、建筑结构的不同存在保险费率设计的差异性。截至2023年底,共保体累计为全国超过2100万户(次)提供保障。
2022年初,监管开展扩大巨灾保险范围的论证及多灾因费率测算。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从升级拓展保障责任、提升基本保险金额、支持商业巨灾保险发展方面进行强化。
地方层面,近年来多地逐步结合区域特点开展巨灾保险试点探索,截至2023年,共有19个省市根据建立地方性巨灾保障制度,据业内交流数据,估算保费规模已达到10亿元,从2014年到2023年年均符合增速超过40%。
巨灾保险落地以各地因地制宜推进为主,近年来,西藏、浙江、湖北、贵州、山东等地陆续推动巨灾保险试点,范围和内容各有差异,如广西自2022年起,在桂林、玉林、梧州、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六个地区开展指数型巨灾保险试点,今年6月,安徽省发布自然灾害综合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综合推进民生保险和政府巨灾保险,巨灾保险选取10市进行试点,涵盖农业基础设施、园区财产损失和城市生命线保障三类品种。
商业性巨灾保险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以财产险、工程险涵盖巨灾责任为主。据中再产险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周俊华介绍,从每年行业统计口径来看,财产险和工程险领域,巨灾的赔付超过10%的损失占比,年平均损失大概在52亿左右。
巨灾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
尽管巨灾保险已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承担重要责任,但与实际损失体量,以及国外巨灾保险承担赔偿占比进行对比来看,仍有较大的缺口。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陆家嘴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介绍,从全球平均水平看,重大灾害事故的损失中,40%左右由保险业承担,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
依托于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及各地试点情况积累经验的同时,也透视发现巨灾保险发展的多重困难。如在产品设计方面,巨灾“低频高损”的特性使得缺乏有效的长时间观测数据支持保险方案设计,量化分析结果不确定性大;产品创新方面,目前巨灾保险产品较少,灾因相对单一,缺少综合性保险保障等等。
“目前我国巨灾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普及度、覆盖面整体较低,同时,企业、个人购买的商业巨灾保险体量小,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巨灾保险认知度、重视度不足有关”,中国自保网执行董事曹志宏向蓝鲸新闻记者分析道。
如何推动巨灾保险发展?近年来,业内对于推动巨灾保险立法,政府推动进行灾害相关数据的共享与整合,丰富巨灾保险产品体系等方面广有建言。
从发展模式角度而言,“对于巨灾风险,国内初期以政府救助为主,形成的防灾防损体系,目前逐步探索提升商业保险在防灾防损方面支出的占比,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模式”,曹志宏提出其个人建议,“未来成熟的模式,应该是在政府支持或组织下,从需求端对个人、企业进行指导性甚至强制性投保,从供给端组织保险公司形成共保体的模式推进。”
其中,保险公司作为巨灾保险的主要参与主体,也在寻求突破。如对于进一步做好巨灾保险,国寿财险提出,在共同体工作方面,在继续推广产品、提升保障覆盖面的同时,重点推动解决制约直保端结算效率的一系列问题; 在提升巨灾保险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提出根据市场需求及区域风险特点,丰富产品供给;着力提升巨灾风险识别、计量评估和精准定价能力等。
中再旗下巨灾风险管理公司研发中国地震模型、中国台风模型和中国洪涝模型。在巨灾保险方案设计方面,巨灾模型通过客观标准化量化风险,实现科学定价。通过计算年均期望损失及不同回归期损失,更科学地设定保险保障水平;通过测试优化免赔额和限额等参数,更科学确定保险实施方案、设计分摊机制等等。
“巨灾领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周俊华认为,风险积累、次生灾害、气候变化等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均需要直面。“未来潜在的损失将越来越大,巨灾发生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需要更大的承保能力,需要更大投入来让整个保险业在巨灾风险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视灾前防灾防损,发力风险减量
今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在发布《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要推动巨灾保险发展,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运用再保险有效分散风险,研究探索通过巨灾债券等新型风险转移方式拓宽风险分散渠道,推动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提升行业巨灾风险承担能力。
“巨灾保险是灾害治理的有效机制,但巨灾保险制度不能等同于巨灾保险险种”,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分析指出,“必须改变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势,将巨灾保险视为特定制度安排而不是限定为一个或一类保险险种;需要树立新思维,以化解巨灾风险为巨灾保险制度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因灾制宜、因时制宜的基本方针,在分区域分灾种分情势的条件下,采取独立险种、附加险种、将巨灾风险融入相关险种,以及采取保险与非保险方式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精准施治。”
风险减量,将巨灾风险保障重点从灾后赔付驱动向灾前预防是有效手段之一。包括如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为潜在风险相关人、企业提供防灾减灾建议和技术支持;以科技手段推进智能检测系统,提高风险减量服务的精准度等等。
其中,保险公司有众多可为空间,如平安产险陕西分公司搭建风险减量管理平台,利用红外监测、物联网、卫星遥感等多种技术,为客户提供各类灾害预警,助力客户做好风险隐患处置和灾害预防措施。
国寿财险提出,计划在2023至2025年3年间,开展覆盖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19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系列能力提升项目,通过开展专项技能培训、编制风险查勘指引、组建阶梯型专业队伍、筛选优质外部专家资源,提升风险减量服务能力,培育风险减量人才队伍。
中再将巨灾模型融入到自然灾害风险治理体系中。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京介绍,“帮助地方政府建立的巨灾保险管理平台,以巨灾模型为核心,接入到政府应急管理平台中,从政府应急管理平台中调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基于实时气象预报等数据,通过巨灾模型分析,可以更精准地实现城市内涝灾害预测,并及时向政府应急管理平台及时反馈高风险点,来协助应急管理方案制定。”
“推进风险减量落地的薄弱环节,在于缺少推动和组织的主体,从国外经验来看,基于商业巨灾保险的发达,保险公司有较强动力推动风险减量”,曹志宏认为,“国内巨灾保险规模整体还相对较小,当保费体量提升后,保险公司将会更加有动力,形成大范围的推动和执行。目前更多还是需要政府、公益部门来统筹和组织。”
据保险业协会统计,2023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约252.59亿元,发送预警信息约1.30亿人次,排查企业客户风险约17.14万次,预计减少灾害损失约37.09亿元。
“比灾后赔付更有价值的,是有效规避和减少灾害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