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人民银行公告显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从即日起,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时间为工作日16:00-16:20,期限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bp和加点50bp。
业内分析人士称,这标志着央行收窄利率走廊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人民银行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新增了16:00-16:20的操作时段,在原有7天、14天、28天期的基础上扩充了隔夜期限的正回购和逆回购期限,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种类期限。重启正回购操作,通过逆回购投放流动性,通过正回购回收流动性,增强对流动性的双向调节,可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流动性调节作用,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好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民生宏观团队分析师陶川表示,继上周公告借债后,央行转而在短端出手:宣布今后将开展临时回购操作,期限为隔夜。一方面,潘功胜行长曾提及的“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其答案呼之欲出;另一方面,新工具的上限(1.8%+50bp=2.3%)仿佛与上周央行宣布借债时的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2.2-2.3%)“遥相呼应”,背后可能是央行利率曲线正常化的深意。
“思路上,这次央行与美联储相似。”陶川补充表示,但不同于美国回购主要由市场主体发起,我国央行则是“视情况进行操作”,因此主动权或更多在央行一方。
同时,新的临时回购工具并非“降息”,但可能比“降息”更重要,主要体现在央行对短端利率“更有把握”。由于央行今后能够使用临时回购利率从市场吸纳/投放资金,从而约束银行间融资价格,新设的“下限-20bp、上限+50bp”价格或将代替之前的“下限超储率、上限SLF”,迈出利率走廊收窄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