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 实习生郭聪聪 北京报道
数字支付、加密货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推进了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但是,犯罪分子也在借助新技术以加密货币、跨境交易、诈骗等方式从事洗钱活动。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加复杂的金融犯罪风险,金融犯罪合规成本随之不断增高。
据律商联讯风险信息的调研,2023年国内企业的金融犯罪合规成本高达1480亿元,98%的金融机构反映金融犯罪的合规成本有所上升。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如何既能维持合规性,又能兼顾成本效益与用户体验?
对此,律商联讯风险信息的金融犯罪合规专家黄维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提出:“金融犯罪合规成本持续增高,建立合规联盟机制或是破局之法。同时,金融机构应借助自动化工具、简化合规流程、做好从业人员合规培训,以求在满足监管要求与提供最佳客户体验中寻找平衡点。”
建立合规联盟机制或可降低合规成本
4月23日,反洗钱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标志着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反洗钱法时隔17年后,迎来首次重大修改。值得关注的是,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加大了反洗钱的监管力度,为从业机构带来了新一轮的金融犯罪合规的考验。比如,增加金融机构未履行反洗钱义务或未落实管理要求的处罚情形;扩充了反洗钱义务主体的范围,将特定非金融机构也纳入到了反洗钱义务主体中。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数字支付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被非法活动所利用。律商联讯风险信息发布的《金融犯罪合规的真实成本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分别有58%和59%的受访者指出,基于贸易的洗钱行为和供应链中的腐败现象双双出现显著增长。这表明供应链的运营存在重大风险。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影响,并正在努力应对这些复杂的犯罪手段。在过去12个月里,涉及数字支付和使用人工智能的金融犯罪增长最快。
黄维列向记者表示,“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讲,银行等反洗钱义务机构是乐于在合规中投资的。金融机构提高合规技术与水准,机构开展金融犯罪监测的效率也会提高。”
多重因素之下,金融犯罪合规成本并不低。报告显示,2023年亚太区的金融犯罪合规总成本达到450亿美元。人工是亚太地区金融机构最大的成本驱动因素,在各项金融犯罪合规成本中占比达到41%。同时,人工成本是导致亚太地区金融机构成本增加的最大因素。具体到中国而言,中国的金融犯罪合规成本为204亿美元,约1480亿人民币。受访金融机构认为,人工成本、技术成本、基础设施成本、与外包相关的外部成本所占比重分别是41%、32%、15%、12%。
“依据国际经验,金融机构可以建立合规联盟、使用自动化工具等方式降低合规成本。”黄维列举例说,国际上的其他国家促使银行之间形成“银行联盟”,在联盟内实现反洗钱信息共享,共同提升洗钱侦查手段,防范应对金融犯罪。“银行联盟”应用了“数字身份”服务,该服务能够有效的识别较为狡猾网络诈骗网站,如某洗钱犯罪行为被A银行识别到后,通过联盟信息共享,其他联盟银行也能够马上了解到,从而作出预防措施。我国的反洗钱义务主体应当加强协调合作,建立共享风险监测机制,准确、快速的识别洗钱犯罪。
“使用自动化工具构建洗钱犯罪自动化监测系统,或是降低人工成本的路径之一,但自动化工具并不能替代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判断。”黄维列补充道,随着犯罪手段的不断演变,恐怖主义洗钱、数字洗钱等新兴洗钱犯罪不断涌现,交易行为是否构成洗钱的判断仍主要依靠专业人士的判断。
寻找合规与客户体验的平衡点
在数字时代,金融机构纷纷为获取和留住客户而战,能够为客户提供无缝开户和交易体验的企业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2023年,Forrester对全球范围内的1181名金融机构高级决策者进行在线调查问卷。
调研结果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痛点在于,因合规模式的阻碍而无法满足客户对实时支付的期望。具体表现为,客户希望实现近乎实时的汇款,但合规程序导致支付处理延迟,影响客户满意度。而且,因金融犯罪手段的多变,金融机构处理业务更加审慎,这使得原本就繁琐而耗时的客户尽调流程变得更加复杂。
在“在未来12个月里,您所在的部门将为以下目标赋予怎样的优先级?”一题中,“改善客户体验”与“降低合规成本,提高合规效率”成为了受访者的优先级选项。可以看到,注重客户体验与满足监管正在塑造金融业的未来。
随着金融犯罪的风险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既要推动数字化转型,又要维持合规性、成本效益和客户体验,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极具挑战性。金融机构如何寻找监管与客户体验的平衡点呢?
黄维列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金融机构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同时简化流程,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以提升客户体验;二是利用技术更新,如利用自动化工具,提高合规流程的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三是机构对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做定期的合规、风险管理培训,培养高素质员工以满足严格合规要求的必要性。
黄维列认为,对金融机构而言,重视客户体验是关键所在,核心是积极主动地进行金融犯罪风险管理。借助恰当的技术和合作伙伴,金融机构可以实现客户数量和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同时满足、甚至超越适用的金融犯罪合规要求。